佛山仓储公司消防安全注意事项
近期,佛山地区纺织厂等工厂火灾频发,4 月 10 日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大冲社区一纺织厂突发火情,虽明火已扑灭且无人员伤亡,但火灾的威胁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。作为佛山仓储公司,我们的仓库内物资集中、价值高,一旦发生火灾,后果不堪设想。为防患于未然,必须从多方面强化消防安全管理。
一、消防安全检查
防火检查
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防火检查,各部门(班组)每周也要开展防火检查。这是及时发现潜在火灾隐患的关键。例如,检查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得到切实执行和落实,若发现有员工未按规定操作消防设备,应及时纠正并加强培训。
查看防火巡查记录以及火灾隐患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。如果之前发现了仓库内消防通道有杂物堆积的隐患,在后续检查中就要确认是否已经清理干净,整改是否彻底。
检查安全员的消防知识掌握程度,可通过现场提问、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考核,确保安全员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。
确认室内仓储场所是否违规设置了办公室、员工宿舍,此类违规设置极易在火灾发生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。
检查物品入库前是否有专人负责检查,防止带有火种或其他火灾隐患的物品进入仓库。
查看储存物品是否按照规定分类、分组和分堆(垛)存放,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要求,有无存放影响消防安全的物品。像易燃的纸品和易爆的化学品绝不能混放,且堆垛之间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。
对火源、电源管理情况进行细致检查,杜绝用火、用电违章行为。例如,仓库内是否有员工私拉乱接电线,是否存在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情况。
检查消防通道、安全出口、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无阻,有无明显的安全标志。通道上不能堆放任何货物或设置障碍物,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疏散,消防车能够顺利进入。
检查消防水源情况,灭火器材配置是否齐全及完好,消防设施有无损坏、停用、埋压、遮挡、圈占等影响使用的情况。消防水源要保证随时有足够的水量,灭火器要在有效期内且压力正常,消防栓不能被货物遮挡。
防火巡查
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,我们的仓储场所应确定专门的防火巡查人员,每日进行防火巡查,也可借助场所内的视频监控等设备辅助开展巡查工作。
重点巡查用火、用电有无违章行为,比如是否有员工在仓库内违规使用明火取暖、做饭,电气设备是否存在过载、短路等危险情况。
查看有无吸烟和遗留火种现象,仓库内必须严格禁止吸烟,并在醒目位置张贴 “禁止吸烟” 标志。
检查进入库区的车辆有无违章,如车辆是否按规定路线行驶,有无在库区内加油、维修等违规操作。
监督装卸作业有无违章,装卸过程中是否存在野蛮操作导致货物碰撞产生火花等情况。
确保消防通道、安全出口、消防车通道时刻保持畅通,不能有任何物品阻挡。
检查消防栓、灭火器、消防安全标志灯等设施、器材是否完好无损,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或维修。
确认重点部位人员是否在岗在位,重点部位如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区域,必须保证有专人值守。
查看门窗封闭、完好情况,防止外部火源通过门窗进入仓库,同时也要防止仓库内的物品被盗。
火灾隐患整改
对于在防火检查、防火巡查以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火险隐患,必须及时进行整改消除。建立火灾隐患整改台账,详细记录隐患发现时间、地点、内容、整改责任人、整改措施以及整改完成时间等信息,确保每一个隐患都能得到有效跟踪和解决。
消防档案
建立完善的消防档案,内容涵盖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。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包括仓库的建筑结构、消防设施设备的分布和配备情况、储存物品的种类和火灾危险性等;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包括各项消防安全制度、应急预案、防火检查和巡查记录、火灾隐患整改记录等。消防档案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仓库的消防安全状况,也便于在需要时为消防部门提供准确信息。
二、储存管理
物品分类存放
严格按照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,依据 GB 50016 的规定将物品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 5 类,并分类存放。例如,甲类物品通常为易燃易爆物品,如汽油、酒精等,必须单独存放在专门的防火防爆仓库内,并采取严格的防火、防爆措施。
库房储存物品应分堆、限额存放,每个堆垛的面积不应大于 150 平方米,库房内主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2 米,以保证货物间有足够的通风和疏散空间,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迅速蔓延。
库房内物品堆放要求
堆垛上部与楼板、平屋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0.3 米(人字屋架从横梁算起),这样可以避免堆垛顶部的物品因屋顶热量积聚而引发火灾,同时也便于在火灾发生时热量散发。
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0.5 米,防止照明灯的高温引发物品燃烧。
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0.5 米,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0.3 米,物品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1 米,这些距离要求有助于保持空气流通,减少火灾蔓延的风险,也便于在日常管理和紧急情况下对货物进行搬运和疏散。
货架设置
如果库房内需要设置货架堆放物品,货架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,如钢材等。货架不应遮挡消火栓、自动喷淋系统以及排烟口,以确保消防设施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。
临时性建筑管理
仓储场所内不应搭建临时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;因装卸作业等特殊情况确需搭建时,应经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审批同意,并明确防火责任人、落实临时防火措施,作业结束后应立即拆除,避免因临时性建筑的不规范搭建和使用引发火灾。
物品入库检查
物品入库前必须有专人负责检查,仔细确认无火种等隐患后,方准入库。这一环节至关重要,能够从源头上防止火灾隐患进入仓库。例如,对于外来的货物车辆,要检查车厢内是否有遗留的烟头、火种,货物包装是否完好,有无破损导致易燃物品泄漏等情况。
三、用电用火安全管理
电气设备管理
仓储场所的电器设备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 0.5 米的防火间距,架空线路的下方严禁堆放物品,防止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火花或热量引燃周围的可燃物。
室内储存场所内敷设的配电线路,应穿金属管或难燃硬塑料管保护,增强线路的防火性能,防止线路老化、破损引发火灾。同时,严禁随意乱接电线,擅自增加用电设备,如需增加用电设备,必须经过专业电工评估和安装,确保用电安全。
仓储场所的电气设备应设专人管理,由持证的电工进行安装和维修。电工要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,发现漏电、老化、绝缘不良、接头松动、电线相互缠绕等可能引起打火、短路、发热的问题时,应立即停止使用,并及时修理或更换。禁止带电移动电气设备或进行接线、检修操作,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触电和火灾事故。
人员出入管理
进入甲、乙类仓储场所的人员应进行详细登记,严格禁止携带火种及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。在仓库入口处设置专门的检查点,对进入人员的随身物品进行检查,确保无危险物品带入。
禁烟管理
仓储场所内应全面禁止吸烟,并在醒目处设置大量 “禁止吸烟” 的标志。通过加强宣传和监督,让员工和外来人员都清楚知晓仓库内严禁吸烟的规定,对于违反规定者要进行严厉处罚。
取暖设备管理
室内储存场所严禁安装和使用火炉、火盆、电暖器等取暖设备,防止因取暖设备使用不当引发火灾。如果仓库内需要保暖,应采用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集中供暖系统,并定期对供暖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。
明火作业管理
仓储内原则上不应使用明火,如需因施工等特殊情况确需明火作业时,应按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动火证。动火证应详细注明动火地点、时间、动火人、现场监护、批准人和防火措施等内容。动火作业应由具有相应资格的专门人员进行操作,并设专人和灭火器材进行现场监护。动火作业结束后,应仔细检查并确认无遗留火种,确保安全。
四、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管理
设施维护
仓储场所严禁擅自关停消防设施。值班、巡查、检测时一旦发现故障,应及时组织修复。因故障维修等原因需要暂时停用消防系统的,必须有确保消防安全的有效措施,并经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批准。例如,在维修消防水系统时,可以提前准备好足够的灭火器、消防沙袋等应急灭火物资,并加强巡逻检查。
通道和标志管理
仓储场所设置的消防通道、安全出口、消防车通道,应设置明显标志并保持通畅,严禁堆放物品或设置障碍物。通道上要定期进行清理,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和车辆能够迅速通过。安全出口标志要保持明亮、完好,随时能够为人员疏散指引方向。
消防水源保障
仓储场所要有充足的消防水源。如果利用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,应确保在枯水期也能满足消防用水需求。同时,对吸水口、吸水管等取水设备要采取防止杂物堵塞的措施,如安装过滤网等,保证消防水源能够正常供应。
灭火器管理
仓储场所设置的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的地点;确需设置时,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,如设置防潮、防腐的箱子。灭火器设置在室外时,也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,如加装防晒、防雨罩,防止灭火器因环境因素损坏,影响正常使用。
冬季防冻措施
在寒冷地区的仓储场所,冬季时应对消防水源、室内消火栓、室外消火栓等设施采取相应的防冻措施。例如,对消防水管进行包裹保温材料,在室外消火栓内添加防冻液等,确保消防设施在低温环境下仍能正常运行。
消防安全无小事,作为佛山仓储公司,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,将各项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位,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培训和演练,提高全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,保障仓库内人员和物资的安全,为公司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。让我们从现在做起,从每一个细节做起,共同守护仓储公司的消防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