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催生「黑科技」:热成像用来检疫,自动化仓储系统变身消毒机器人
武汉肺炎爆发后,我认识到发展出一个适应疫情的工作环境,将不可或缺,其中科技工具将扮重要角色,哪些尖端应用的黑科技将应运而生呢?
相较于 SARS 爆发的 2003 年,全球上网人数成长了 4 倍以上。回忆一下 2003 年,当时还没有智慧手机,行动电话只能打电话、收讯息。上网全靠固网,全球网路使用者 7.2 亿人;目前全球上网人数达 38 亿人,较 2003 年成长四倍以上,并首度超过人口总数 77 亿的一半,亚太区就占了 53%。
网路普及的环境,等于建构强有力的基础建设,利于讯息传递,以及各类数据收集运算。尤其是 2007 以后,苹果推出智慧手机,搭配软体应用百花齐放,许多防疫科技落实到生活,从实体流程迈向网路化。在这个前提下,与病毒共处,发展出一套 SOP(标准作业程序),以及一个适应疫情的环境,将不可或缺,其中科技应用将扮重要角色,这次疫情将催生哪些黑科技加速普及呢?
联网成本降低,促进云端会议与线上教育
线上会议不是新鲜科技,但是受惠于网路普及,成本及便利性优势大增。一位企业老板回忆,在 SARS 的冲击下,光是建置一套思科的电话会议系统就砸下 1百多万元,还要定期支付网路费用及维护开销。如今,有影像的线上会议,只要有手机,与会者可以在全世界加入会议,重点是成本大幅下降,成本不到当年架设专业线上会议系统的万分之一。云端会议的好处不仅仅是免费架设,还增加了会议的灵活度,以及节省了固定办公处所的营运成本,未来将加速推动。
除了线上会议,线上教育也掀起一股热潮,国内掀起「停课不停学」风气,加上线上教育有利于补习班名师多收学生,达到规模经济的效果,像是新东方、未来、跟谁学等企业,也是趁着疫情期间大力行销。至于线上购物,搭配线上付款、物流配送等,更成为疫情期间大热门,业绩受到的冲击相对最小,固定成本相对低。
热成像技术用于公众场所检疫,消毒机器人进驻医院消毒
此外,原本只有在机场才有的热成像技术、体温感测摄影机,可透过音讯警报、视讯警报来监控防疫,未来也将大量运用在公共场所、商场。目前已有知名量贩店、超市下单,将做成固定装置,设于卖场门口。在住家及办公大楼,还可以连结云端、门禁设备,加强防疫。过去只是「孤岛系统」,资讯封闭在一处未分享,但目前的物联网、AI 人工智慧,可以透过智慧共享,资讯串连防疫单位、医疗院所,更加确实掌握疫情动态。
自动化仓储系统的应用也从工厂搬到公共场所,应用在消毒的原理大同小异,就是把原来要搬的货品,变成消毒工具,透过扫地机器人移动的原理,在医院或机场等地消毒,例如在上海的钛米智慧消毒机器人已进驻武汉等数家医院,执行消毒工作,还有已经上市的东富龙、易联众、朗科智能等,都推出消毒机器人。可以想见,种种智慧型服务机器人,未来将有更多元化的应用。